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长治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长政发〔2020〕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两会”精神,按照市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结合2019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按照实事求是、为转型发展留出空间、合理引导预期的原则,经市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现下达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预期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以上和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1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1.3%,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全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实施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四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新兴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重点推进潞安高碳醇、高密度航空煤油、潞宝锦纶长纤维、襄矿泓通2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半导体光电产业重点推进中科潞安3亿颗紫外LED芯片生产线,高科LED封装、显示屏、注塑等项目,打造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潞安太阳能1.5GW高效单晶电池升级改造、长高智汇智能终端产业园、长治经开区精密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重点推进振东大健康产业、朗迪钙、长清生物药用葡萄糖、纳安科技植物萃取等项目,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四个新兴潜力产业。信创产业重点推进太行数据湖、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5G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氢能产业重点推进潞安氢燃料电池、潞宝集团氢能产业一体化、黎城裕福氢能综合利用等项目。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高新区新生代公司碳纤维、沁新集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山予钙业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固废利用产业重点推进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鑫瑞达碳塑板材、中钢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成和4万吨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等项目。

  (二)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煤炭产业力争建成李村煤矿智能化矿井,重点推进潞安高河煤矿智能化改造等项目。焦化产业重点推进潞宝200万吨、襄垣鸿达煤化254万吨焦化等项目。电力产业重点推进特高压长治站配套电厂1000千伏送出工程、漳泽电力“上大压小”改扩建、潞光电厂、鑫光电厂等项目。

  (三)大力提升服务业水平。科学规划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进欢乐太行谷深度开发、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继续抓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太行山大峡谷轨道旅游项目前期工作。金融业加快长治金融商务区建设,将我市打造成承接京津冀和环渤海金融辐射的区域核心。

  (四)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围绕药茶、中药材、酿品、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功能保健品等七大优势产业,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6.5%以上。积极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聚焦项目建设,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紧盯国家和省投资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规范有序运用PPP模式,重点在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推介一批重大项目,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运营。围绕省市重点建设任务,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二)着力激发消费需求。深入开展高品位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创建工程,力争再增一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提升电商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和集聚孵化能力,力争新培育1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武乡县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工作。积极培育定制消费、信息消费、幸福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热点,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

  (三)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积极落实全省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实施意见,出台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关措施。落实全省建立外商投资服务协调措施和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深化外商投资便利化改革。鼓励引导企业开拓替代市场,支持进出口规模较大的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三、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新能源,抓好屯留恒平200MW光伏发电暨500MW光伏制氢、长子朗晴100MW风电、黎城和沁源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直供电交易范围由大工业企业拓展到一般工商业企业。加快推进潞安集团和襄垣经开区两个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二)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处僵治困工作,全面完成剩余22户市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任务。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分离移交成果,认真解决企业办社会移交的后续遗留问题,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三)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升级版,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推动“五减”专项改革、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互联网+监管”体系等工作。深化市县两级和开发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四)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巩固承诺制改革工作机制,落实各项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比例,积极开展核准类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努力实现承诺制改革再上新台阶。

  四、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和效益

  (一)完善创新制度。出台打造创新生态实施方案,培育创新生态子系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积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深化落实柔性引才政策,突出“人才+项目+开发区”引才导向,大力引进一批服务全市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

  (二)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国家潞安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中科潞安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三)加强双创载体建设。以打造“双创”升级版为目标,推进长治“智创城”创建工作,重点推进双创梦工厂二期、东尚理想城双创基地建设。加快孵化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精准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办好第三届“长治技能大赛”和青年“双创”大赛等活动。

  五、聚焦融入国家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

  (二)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重点国家和地区,加强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外资项目。聚焦国内重点区域,抢抓国家支持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政策机遇,吸引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我市落地。

  (三)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武乡、长子、黎城开发区设立省级开发区,力争实现各县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深入推进“三化”改革,加快全员岗位社会化选聘进程。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市开发区新建1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收储土地5000亩以上。

  六、聚焦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铁、公、机、岸、港、网”项目,确保太郑高铁如期通车,加快推进长邯聊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道208线晋中长治界至屯留小河北段改扩建工程、黎霍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壶关经陵川到云台山、平遥经沁源到安泽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沁源、武乡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5G基站建设和5G商用步伐,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二)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安阳互通立交桥建设,打通捉马大街与潞阳门路铁路交叉口、西南外环等交通节点。加快推进长北干线、长治南高速口改造。10月底前建成高铁长治东站站前广场及道路配套设施工程。加快推进长治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处理二期、城南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风貌。

  (三)大力推进上党城镇群建设。加快主城区与6个县区连接线的城市道路标准化改造,构建城市快速通道网。以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一体化推动“1+6”上党城镇群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的体量和能级。

  (四)积极推进大县城建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使农村劳动力进得来留得住;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县域人口向县城集中、在县城就业上学居住,着力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继续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规范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程序,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70860座。

  七、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夺取脱贫攻坚决战全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重点关注8451名脱贫不稳定人口、6419名边缘人口,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剩余1686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处置,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23.8万户。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治理,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基本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完成营造林11.9万亩。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抓好地方中小银行等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大力开展“金融招商”,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落实《长治市促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方案》,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激励机制。

  八、聚焦高品质生活,切实加强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

  (一)在“七个有所”上持续加力。幼有所育方面,新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10所,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积极开展托育服务工作,新增托位1500个左右。学有所教方面,加快推进市五中学生公寓楼、市十六中综合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学校厕所革命。劳有所得方面,加快推进长治市促进产教融合工作,争取我市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进一步拓宽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就业创业渠道。病有所医方面,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传染病医院),推进市医院综合楼、市二院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及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老有所养方面,加快上党区第一养老院、沁县寿康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养护院等项目建设,打造北方康养之乡。住有所居方面,继续推进长丰片区、天晚集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飞龙小区、英华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弱有所扶方面,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和60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实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和县级综合性科普场馆建设。拓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清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公共文化的财政保障水平。

  (三)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救援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健全我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处理急难险重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深化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冶金工贸、特种设备、长输管道、食品药品、旅游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力做好自然灾害防治、社会治安、施工安全、反恐防暴和信访维稳等工作,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援疆、气象、地震、人防、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四)高标准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研究提出我市“十四五”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精准谋划主要任务和举措,高标准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同步做好各类专项规划和县区规划编制工作。

  

    附件:

长治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xlsx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0年6月8日  


                        该类型已订阅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拨打助企热线

免费获取一对一政策申报建议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 【科小申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3万元
    奖励3万元 资质认定
    立即评测
  • 【忻州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立即评测
  • 【长治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省级20万元 市级10万元
    立即评测

客服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号码:130 9907 7097 139 3512 8636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在线QQ

QQ咨询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