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工信厅通信〔2025〕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5年5月6日

《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pdf


通信建设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生产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进一步夯实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持续提升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结合通信建设领域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主动适应通信建设工程点多、面广、施工期短等变化,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制度规则,进一步压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提高通信建设工程设计建造质量,推进通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工作中要做到:

——坚持系统谋划。以提升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容灾抗灾韧性为目标,加快数字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优化通信建设市场监管,推动形成工程招标投标、现场管理、施工安全、质量管控等环节互相衔接、共同促进的闭环。

——坚持依法合规。以进一步优化通信建设市场制度规则为主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加快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强化企业合规建设,进一步推进通信建设领域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度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以推动解决通信建设工程各环节的质量安全关键问题为重点,以破解项目流程管理和现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剖析问题根源,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持续提升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坚持协同推进。以营造良好的通信建设工程发展环境为长期目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注重各方参与,广泛凝聚共识,激发企业及从业人员积极性,推动构建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管理新格局。

通过三年努力,通信建设领域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数字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通信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显著增强,通信建设工程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信建设市场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制度体系

1.优化行业制度设计。行业主管部门要不断组织优化制度设计,持续推进通信建设市场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及时

修订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适时组织修订质量监督相关管理规定,结合通信建设工程管理试点推进和实践经验,针对小规模项目集中申报需要,优化质监申报、备案流程。适时修订招标文件范本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牵头)

2.强化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安全制度体系和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质量制度体系。推进企业完善合规治理,引导企业建立自查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形成制度设计、贯彻落实、效果评估、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建设单位主导作用,压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细化明确传递到合作单位。(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二)提升工程设计建造质量

3.提高通信设施容灾抗灾水平。组织行业探索实施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容灾抗灾水平。建设单位及相关工程设计企业要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多路由设计,优先考虑与铁路、电力、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维,进一步落实通信建设工程抗震、防雷设防要求,提升洪涝、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通信建设工程容灾抗灾能力,为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城市地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推进通信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缺乏路由备份的偏远地区要优先考虑提升通信基础设施的抗风险能力。(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

4.加强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建设单位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明确相关参建单位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对参建单位资质审查和关键人员管理。建设单位要督促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标准要求开展通信工程建设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订单的质量验收管理,积极探索项目分批次验收、竣工备案、结算和投产。(责任单位: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5.保障工程材料设备质量。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明确工程材料设备的寿命要求,严格进场材料质量管控。建设单位要不断完善通信建设工程所用材料设备的质量自检抽检制度,积极运用现场快速检测、委托第三方检测认证和不定期飞行检查等手段,加强材料设备的到货质量管控。针对检测或运维过程中反馈问题较为集中的、安全影响较大的材料设备,行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抽检力度,强化抽检结果应用,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三)夯实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6.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引导企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及时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工程建设过程中把隐患排查落实到具体岗位、工序工艺,力争实现风险隐患的前置防范、排查与处置,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推动相关企业制定隐患内部报告和奖励制度,强化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7.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勘察设计企业要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确保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完整、措施完善,能有效指导工程实施环节的安全防范。施工企业应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严格执行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强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现场履职,落实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审批,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使用,加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监理企业要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监理旁站管理。(责任单位: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四)加快工程建设标准供给

8.加快工程技术标准制修订。进一步梳理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容灾抗灾能力、促进跨行业共建共享等对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及运维提出的要求,结合通信建设工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需求,加快制定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时组织制修订相关专业工程项目设计验收、施工工艺、数字化和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类等行业标准。密切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进步和变革,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节能降碳等技术发展,及时制修订工程技术标准,满足新技术、新场景对通信网络建设的新要求。(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定额质监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

9.优化工程标准管理机制。加快完善通信建设标准体系,指导有关标准组织加强通信建设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专业化建设,按年度发布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有序推进行业标准制修订。加强通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体系化。加快制定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通用管理类标准,加强招投标文件范本等专用管理类标准编制,研究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加强工程管理标准落实,探索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符合性评价。(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定额质监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

(五)提高工程管理数字化水平

10.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支持各方主体强化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数字化水平,将工程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嵌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建设单位和施工、监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效率。积极鼓励建设单位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现场管理水平。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质量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鼓励各方主体适时开展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等)

11.推进工程档案数字化。根据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等要求,结合通信建设工程特点和验收标准,制定通信建设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规范,推动工程资料电子化归档和交维,为工程质量追溯与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定额质监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12.聚力抓好平台建设。持续优化通信建设工程质监申报平台和招标投标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监督管理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基于平台积极推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优化整合。探索构建全国统一、规范标准的通信建设工程业绩平台,强化业绩信息的透明可信、共享共用。(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

(六)优化通信建设领域发展环境

13.提高培训服务供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平台作用和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开发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课程,强化新兴技术培训。鼓励相关单位适时组织开展施工单位实操竞赛,培养行业专用人才,制定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能力要求标准,探索开展人员能力培训和认证。根据通信建设工程特点和工程管理现状,推动解决灵活用工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问题,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等)

14.维护公平采购环境。落实招标投标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推动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督促建设单位及时修订内部采购管理文件和合同模板,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支持建设单位结合工程建设属地化特点,改进服务采购模式,促使采购结果更贴合当地工程建设实际需求。鼓励建设单位深化质量和安全跟踪评估,引导评估结果在采购环节的应用,推动形成需求引领、安全为本、质量优先、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助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定额质监中心、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等)

15.规范造价管理行为。加快制定完善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专用类标准,及时完善新模式、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下的工程计价标准。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将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到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试点开展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费用清单计价,持续提升项目管理人员造价编审能力,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价款结算等造价活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投入。(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定额质监中心、通信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

16.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引导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自我声明行为,提升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建立通信建设工程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相关信用信息的认定、归集、共享、公示、应用、修复及监督管理,推动信用评价工作。支持行业协会利用现有资源,分类归集通信建设工程参建单位信用信息,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信用档案,筑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数据基础。(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方案落实。各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要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作,加强宣传解读,结合实际研提落实举措,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二)加强行业监管。持续开展通信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及时督促隐患问题整改,针对共性问题加强整改指导。强化招标投标交易市场与履约联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加强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专题培训。

(三)加大资源投入。各有关单位要强化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投入,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切实做好行动方案各项任务措施的支撑保障。各地通信管理局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安全费用依法依规计提使用。

(四)注重正向引导。引导企业强化通信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创优理念。鼓励行业协会等单位积极推介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加强优秀成果宣传推广和应用,树立通信建设工程行业品牌形象。


订阅标签:      工信 国家级 政策通知 其他 通信
                        该类型已订阅

拨打助企热线

免费获取一对一政策申报建议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 【科小申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3万元
    奖励3万元 资质认定
    立即评测
  • 【忻州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立即评测
  • 【长治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省级20万元 市级10万元
    立即评测

客服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号码:130 9907 7097 139 3512 8636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在线QQ

QQ咨询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