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原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并政办发[2025]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1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附件不公开)

太原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2025年,加快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低空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低空经济制造及服务企业,初步建立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到2027年底,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超100亿元,低空应用场景形成示范,低空经济产业能级明显增强,低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低空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初步建成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

(一)低空场景形成示范。围绕低空文旅、低空即时配送、低空物流、低空公共服务等,形成5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二)产业能级明显增强。打造以低空科创智造产业为核心,以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以低空创新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引进3家以上低空航空器整机制造企业,吸引培育10家以上产业链上下游小巨人、专精特新低空企业,在整机制造、机载系统、传感器、航空复合材料、低空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及服务。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机系统集成、飞行控制系统、机载系统、高性能轻量化复合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3家以上,形成低空经济创新矩阵,实现一批科研成果转化。

(四)基础设施初具规模。“2(尧城机场、阳曲机场)+X(起降场、起降点)”起降设施体系初步构建,建成各类起降设施100处以上。太原市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建成投运,智能化低空运行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五)低空飞行安全有序。低空飞行制度不断完善,低空空域精细划设有序推进,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高效运行,基本实现低空空域管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释放低空空域资源

1.加强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监管。与省级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相衔接,建立市级低空协同管理机制,依托太原市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依法依规报批、审批各类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加强市内低空飞行管理。(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市高铁公司)

2.精细化开展低空空域评估划设工作。根据国家、省空域资源使用、评估、调整制度,结合我市低空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低空空域评估工作,合理规划和使用低空空域。开展空域精细化划设工作,科学制定低空飞行航线,探索空域资源释放路径。(牵头单位:市交通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高铁公司)

(二)建立低空安全管理制度

3.落实低空安全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推动形成市级部门低空安全责任清单,明晰安全监管事项边界和责任义务。加快构建统分结合、权责统一的低空安全防控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筑牢低空安全防线。建立违法飞行跨部门联动处置与执法机制,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指导相关部门分级分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推进低空经济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建立低空航空器管理制度。加强对低空航空器设计、生产、适航、经营许可、维修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人机基础信息摸底排查、登记管理等工作制度。(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夯实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6.加快建设智能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在全省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的框架下,建设太原市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为各类低空飞行活动提供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通信、飞行过程监管等服务,推动相关企业低空飞行管理系统和数据全面接入,探索建设面向政府服务的“一网统飞”服务。推进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与警务平台融合,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在低空飞行活动重点区域建设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设施。(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数据局、市气象局、市高铁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7.统筹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及配套设施。结合交通枢纽(场站)、物流转运中心、医疗机构、重点商圈、景区等场所,统筹谋划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场、eVTOL起降场、无人机起降场、飞行营地、智能机巢、机柜等地面起降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强化装卸、补能等综合保障能力,构建低空飞行器飞行支撑体系。加快推进阳曲机场选址建设,尽快投入使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乡管理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园林局、市邮政管理局、市高铁公司、市文旅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8.加强低空防御设施建设。在全市重点区域梯次配置新一代通信感知、先进监视识别、精准拦截反制等设施设备,提高立体管控能力。(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高铁公司)

(四)构建低空应用示范场景

9.培育低空文旅消费新业态。利用eVTOL、直升机等飞行器,依托东西山、汾河二库、汾河公园、晋阳湖、植物园、太原古县城等景观资源,探索发展低空旅游。以崛围山飞行营地等为载体,丰富飞行运动体验应用场景。利用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拓展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以省内通航运营航线为载体,开发通航旅游产品,丰富通航文旅应用。〔牵头单位:市文旅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市园林局、山西通航集团、市龙投公司、市国投公司、市高铁公司、市文旅集团,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10.探索低空智慧物流应用场景。鼓励杏花岭区、万柏林区、西山示范区等引入低空快递物流企业,搭建郊区、山区、乡村低空智慧快递物流应用场景,鼓励清徐县围绕尧城机场开展低空物流业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低空即时配送企业依托办公楼宇、景区公园、重要公共空间、高等院校、大中型居住小区等区域,适度发展商务闪送、外卖配送、快递配送等低空即时配送。〔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邮政管理局、市高铁公司,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打造公共服务示范场景。市县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挖掘“公共服务”应用场景,重点开展警务航空、环境监测、消防救援、市政市容巡查、行政执法巡检、交通巡查、医疗救护、国土调查监测等公共服务场景,逐步拓展赛事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多元公共治理场景,衔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多维度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新格局。〔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气象局、市高铁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12.引进培育低空航空器整机制造产业。抢先布局eVTOL、飞行汽车、工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整机制造新赛道,推进无人机、eVTOL等低空航空器产业项目落地,引进1—2家头部企业,提升本地整机研发制造能力。推动直升机制造、维修项目落地投产、扩大产能,壮大通用航空优势产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外来投资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13.培育壮大低空制造配套产业链。支持相关企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仪表、大气数据装备、机载系统等方面进行技术延伸、低空应用,推进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围绕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分系统,低空自动化机巢、安防与反制、防撞避障、特种装备等细分领域,引进培育相关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外来投资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管委会,市高铁公司〕

14.带动低空综合服务业发展。重点拓展维修改装、飞行服务、试验试飞检测、航空会展、体育赛事、飞行运动、科普教育、职业培训、展示销售、金融保险等低空综合服务业,引入合作运营企业,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建设无人机试飞测试基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外来投资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高铁公司、市文旅集团,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15.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以清徐通航产业园、西山示范区低空智能制造及应用基地、中北高新区等为主要载体,鼓励各板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方向等特点,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保障、试飞试验、数据处理等低空产业,避免“内卷式”竞争。探索依托产业园区的“共享工厂”“一站式代工”平台模式,统筹提升低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高铁公司,清徐县人民政府,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六)强化低空科技创新引领

16.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统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机载大气数据系统、显示系统、复合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百米级分钟级三维气象资料同化技术瓶颈,支持长续航、轻量化、智慧化、多用途的高性能航空器研制。支持eVTOL等新型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和通用航空器国产化替代,支持航空器适航取证。(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局、市气象局、市高铁公司)

17.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晋创谷、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大学等创新载体作用,鼓励相关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低空经济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重点推进载重800-1500KG货运无人机研发制造和机弹技术研发。(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高铁公司,阳曲县人民政府,西山示范区管委会)

18.加快低空新基建技术研发与应用。衔接太原“智慧城市”平台,推动低空空域全息勘测与数字化,打造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地图。以重点企业为牵引,加快机载感知、通感一体、星地一体、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低空智能融合运行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高铁公司)

19.强化低空专业人才支撑。依托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招引低空经济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鼓励持有“高含金量”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来太原创新创业。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设低空领域相关专业或课程,采取引企入校、企业实践、订单培养合作等模式,培育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建立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强化全市低空经济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市低空经济各项工作。制定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措施,在低空经济领域链上企业培育、技术创新突破、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场景示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探索建立低空经济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为低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整合国有、民营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组建全市低空经济运营主体,负责全市低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营维护。加强与国家级行业协会、学会合作,搭建低空经济共性技术交流平台,开展需求对接、项目推进等活动。广泛开展无人机进校园等科普教育活动,支持中小学校挂牌校园航空飞行营地,鼓励举办航空体育运动赛事、无人机竞技等活动,营造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此方案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订阅标签:      政府 太原市 政策通知 其他 低空经济
                        该类型已订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拨打助企热线

免费获取一对一政策申报建议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 【科小申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3万元
    奖励3万元 资质认定
    立即评测
  • 【忻州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立即评测
  • 【长治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省级20万元 市级10万元
    立即评测

客服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号码:130 9907 7097 139 3512 8636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在线QQ

QQ咨询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