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原市2021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的通知

并政办发〔2021〕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相关单位:

《太原市2021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太原市2021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

 

为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高质量推进我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1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等10项重点工程,全产业链推进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抗旱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4%以上,全市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

二、重点工程

(一)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1.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灾能力。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58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2.用足用好耕地资源。在古交市、娄烦县等地选取试点,分类施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流转撂荒地,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21年,整治利用撂荒地3万亩。围绕提高耕地利用率,引导适宜地区恢复种植冬小麦,鼓励粮食作物与蔬菜作物间作、套种、轮作。2021年,创建1400亩粮菜间(套)作示范区。(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大力开展配方发布和施肥方案上墙工作,安排实施肥料利用率试验和肥效矫正试验,积极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做好配方发布工作。2021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4.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推广施肥新技术,减少化肥用量、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化肥减量不减产能、减量不减收益。2021年,在全市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1万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二)农水集约增效工程

5.高效节水灌溉。大力发展高效灌溉节水技术,重点实施管灌、喷灌、微灌等工程措施,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21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1.41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6.建设集雨补灌设施。在雨养农业区推广应用软体集雨水窖等新型集雨补灌设施,做好配套灌溉和施肥设备集成,蓄集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7.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以蔬菜、果树等作物为重点,支持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和降水状况,采用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等方式,科学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三)旱作良种攻关工程

8.开展抗旱节水品种引进展示示范。以玉米、马铃薯、谷子、高粱等作物品种为主,在阳曲、娄烦、古交、清徐、晋源等县(市、区),开展适合当地种植的适应性强、抗病性好、抗旱节水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2021年,建设抗旱节水品种引进展示示范基地340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9.开展优质、抗病、抗旱节水良种繁育。以谷子、马铃薯等作物优良品种为主,在阳曲、娄烦等县(市、区)开展良种繁育。2021年,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四)农技集成创新工程

10.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生态循环模式、艺机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生物肥药、节水设施、降解地膜等技术研究,以及我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开发,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企业申报省有机旱作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专项,争取省级财政支持,承担省级农业专项科技计划,提升我市有机旱作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市科技局负责)

11.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支持我市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企业建设省级和国家级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建设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平台和孵化基地,开展与有机旱作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科技局负责)

12.建设生产科研基地。以保障粮食生产为重点,做强优势作物、特色作物,建设1个粮油增产增效示范片,打造3个万亩有机旱作农业优质原材料生产基地、1个科研示范基地、10个特色作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五)农机配套融合工程

13.加快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在全市丘陵山区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试点,为机械化生产作业创造条件,促进良机、良种、良法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应用融合,有效减少和消除土地荒芜现象,稳定增加粮食产量,为土地深松、免少耕播种、秸秆还田离田等旱作农业技术提供支撑。2021年,计划在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的丘陵山区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2万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14.持续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以粮食集中生产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2021年,完成农机深松整地面积5万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15.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重点围绕玉米、高粱、小杂粮等农作物生产需求,开展耕整地、精量播种、植保、灌溉、施肥、收获、秸秆处理、场地干燥、储运等全程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绿色循环发展工程

16.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玉米、高粱为重点,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完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加工、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2021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17.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加大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机械回收、适时揭膜等农艺配套措施的示范推广力度,支持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实施农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提高农膜回收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18.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与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果菜优势区建设3个粮菜果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实施重大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和病虫绿色防控,培育病虫防控服务主体,创新农药减量控害和新技术推广模式等措施,辐射带动周边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2021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达4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保护性耕作工程

19.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通过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等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保水、保土、保肥和节本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八)品牌建设工程

20.建设标准化示范点。建设5个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做好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为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行、品牌化营销奠定基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21.加强品牌建设。制定《太原市品牌强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做好“两品一标”认证和“圳品”评价工作。建立晋字号“特”“优”农业品牌目录库,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十大名品、十强企业评选。培育壮大清德铺红薯、晋祠大米等农产品品牌。抓好区域公共品牌、名特优产品销售专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山西陈醋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同时,做好山西高粱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使清徐葡萄成为我市第三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争取清徐县成为省级优势产业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培育,提升产品设计包装水平,利用新兴媒体制造网络热点。2021年,“圳品”达到10个,“供深基地”达到2个。〔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22.多渠道开展品牌营销。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破农产品销售局限,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我市名特优产品北上京津冀、东进长三角、南下粤港澳,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开展“暖心”系列网络推广活动,培育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在娄烦县、阳曲县两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积极开展电商扶贫体系建设,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含乡镇)电商服务站点、农村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开展消费扶贫“五进九销”,发展直播销售等电商新业态,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电商扶贫模式,深挖产品价值,提升初级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电商扶贫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九)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23.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在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和家庭农场评定工作中,优先支持发展有机旱作粮食生产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与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加大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支持特色有机旱作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仓储、运输等节点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邮政、快递、交通与电商企业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负责)

(十)信息化工程

24.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支持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示范片集中应用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智能虫情测报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带动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25.加快推广农产品追溯系统。加快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支持有机旱作农业生产、科研基地率先纳入追溯管理,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探索构建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政策支撑,落实落细工作举措,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二)加强科技推广应用

完善农技服务推广机制,加大抗旱节水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总结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构建高效的农技服务体系,组建农技服务团队,开展全程化、专业化、精细化指导服务。开展专题培训,重点针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强有机旱作农业重大意义、政策支持、技术应用等方面培训,使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三)加大政策支持

各县(市、区)将有机旱作农业列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持续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不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开展,大力扶持有机旱作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探索推动重要作物主要种植区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四)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示范典型、发展成效等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展示、现场观摩、品鉴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展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调动社会各界投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订阅标签:      政府 太原市 政策通知 其他 农业发展
                        该类型已订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拨打助企热线

免费获取一对一政策申报建议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 【科小申报】认定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3万元
    奖励3万元 资质认定
    立即评测
  • 【忻州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立即评测
  • 【长治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
    省级20万元 市级10万元
    立即评测

客服电话

固定电话:

手机号码:130 9907 7097 139 3512 8636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在线QQ

QQ咨询

需求提交